近日,我院李海兵教授研究团队在仿生通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ngew. Chem. Int. Ed. 2017, 56,7186上。这是该研究团队在仿生通道领域发表的第六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研究论文。
限域通道里的分子识别和传输是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。例如,核孔对特定蛋白选择性识别和传输在基因表达、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增殖等生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手性是生命体固有的一种基本属性,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如糖类、氨基酸、DNA、蛋白质等都是具有手性的,并在表现出高度的立体选择性。虽然许多生物过程及生理活动都与手性是密切相关的,但手性对限域通道里蛋白质识别和传输的影响尚不得而知。构建手性人工纳米通道模拟核孔对蛋白质识别传输,是理解这一生理过程内在机制的关键,极具必要性和挑战性。
针对这一挑战,华中师范大学李海兵教授课题组在前期手性通道工作(氨基酸手性识别 JACS,2011; 糖手性识别 Adv Mater,2014)的基础上,利用光点击反应将半光氨酸对映体引入到纳米通道,成功构建了手性人工纳米通道,并研究了其对蛋白质识别传输行为的调控。结果表明,相对于D型纳米通道而言,L型纳米通道与蛋白质亲和性较强,能促进蛋白进入通道和后续传输。该研究阐明了手性在蛋白质限域通道中的传输重要作用,为理解生命体系的不对称性和手性起源提供了依据。(通讯员:化轩)